通知公告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人才培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发布日期:2023-06-2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一、大类

1.大类名称

土木类

2.大类培养目标

本大类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未来工程建设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强政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硬能力、重五育为原则,培养具有鲜明中国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通识素养,以及掌握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力学和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系统完整,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相关领域注册工程师从业所需的理论和基本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及与力学相关的其他工程领域的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施工与管理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人格健全,能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3.大类平台课程

专业导论,电路原理A1,材料力学A1,数值计算,工程项目管理。

4.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165学分(理论课16学时/学分,实践课24学时/学分)

说明:第一学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起则按学生所选择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要求学习相关课程。

5.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6.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化学实验、电路原理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实验教学课程学分数=课内总学时/24

实践性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劳动与工程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教学周数/1.5

7.毕业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按照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165,即可毕业;符合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授予学位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毕业生能力为导向的各专业具体毕业要求见下文。

二、专业

l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专业代码:081003

2.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3.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城市水系统,以及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领域,为行业培养从事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接受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工程、智慧水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获得给排水工程的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系统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当代信息技术在专业前沿的应用,适应智慧水务的发展趋势,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及科技创新精神。

面向美丽中国、宜居城市建设需求,坚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通识素养,以及人格健全、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领军人才。毕业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宽广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智慧水务等各类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以及教育和科技创新工作。

4.以毕业生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与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考虑,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问题的全周期、全流程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在工程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可持续、以及资源、法律、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数据、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全生命期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工程实践规范及相关国家和国际法,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问题涉及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适应新技术和未来技术,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专业必修课程

物理化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专业概论与认识实习、水资源与水环境、水系统智能化技术、泵与泵站、给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I、水质工程学II、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修读

学期

备注

总学分

理论课学分

实践课学分

总学时

理论课学时

实践课学时

通识教育课程

12学分

通识必修课程6学分

必修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2

2

0

32

32

0

1

1.所有学生必须修读《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中国精神导引》。

2.所有学生必须选修“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和“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课程,其中“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

3.所有学生必须至少修满12学分通识教育课程。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2

2

0

32

32

0

2

中国精神导引

2

2

0

32

32

0

1

通识选修课程6学分

选修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模块







/

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模块







/

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模块







/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

2

2

0

32

32

0

/

公共基础课程

70.5学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65.5学分

必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2.5

0.5

52

40

12

2

1.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四年制理、工、医科相关专业原则上至少60学分。

2.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语文等,根据专业需要决定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和学分数。

3.“四史”教育模块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求至少选修1门课程。

4.《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学期,按开课单位要求来设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2.5

0.5

52

40

12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5

0.5

52

40

12

2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2.5

0.5

52

40

12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3

0

48

48

0

4

形势与政策

2

2

0

32

32

0

1-4

体育

4

0

4

128

16

112

1-4

大学英语

6

6

0

96

96

0

1-2

军事理论与技能

4

2

2

200

32

168

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

2

0.5

1.5

52

16

36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2

0

32

32

0

1-2

()

国家安全教育

1

1

0

16

16

0

1

“四史”教育模块

1

1

0

16

16

0

1-2

高等数学B1

5

5

0

80

80

0

1

高等数学B2

5

5

0

80

80

0

2

线性代数A

3

3

0

48

48

0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3

3

0

48

48

0

2

工程制图1

2

2

0

32

32

0

1

工程制图2

1

1

0

16

16

0

2

工程制图3

0.5

0.5

0

8

8

0

1-2

()

大学物理B(上)

3.5

3.5

0

56

56

0

2

大学物理B(下)

3.5

3.5

0

56

56

0


大学物理实验

2

0

2

48

0

48


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

5学分

必修

程序设计B

3

2

1

56

32

24

1

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程,具体必修课程门数及内容根据专业需要决定。

理论力学A1

2

2

0

32

32

0

2

专业教育课程

82.5

学分

专业准出课程

工科试验班大类平台课4学分

必修

专业导论

1

0.5

0.5

20

8

12

1

1.专业教育课程要求四年制哲、经、法、文、史、管理、艺术学科相关专业原则上至多90学分,四年制理、工、医科相关专业原则上至多88学分,五年制工、医科相关专业原则上至多113学分。

2.大类平台课程由各学院根据大类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设置,同一大类各专业的平台必修课程必须相同,且不超过20学分。

3.给排水专业选修课设置原则:从泵站课程设计到水工程施工之间的课程为专业限选;学院内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9学分)。

4.跨学院选修课程至少选修6学分,学生自主选择。

5.认识实习和测量实习均为1周,生产实习为4周,泵站和建筑给排水课设为1周,其余课设为2周,毕业设计为12周。


电路原理A1

3

3

0

48

48

0

2


学院大类平台课程

6.5

学分

必修

材料力学A1

2

2

0

32

32

0

3


数值计算

2.5

2.5

0

40

40

0

4


工程项目管理

2

2

0

32

32

0

5


专业核心课程

47.5

学分


电路原理实验

0.5

0

0.5

12

0

12

2


流体力学

3

2.5

0.5

52

40

12

4


工程化学

2

1.5

0.5

36

24

12

3


工程法规

1

1

0

16

16

0

4


物理化学C

2

2

0

32

32

0

3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

2.5

2.5

0

40

40

0

4


水分析化学

2

2

0

32

32

0

4


水处理生物学

2

2

0

32

32

0

4


泵与泵站

2

2

0

32

32

0

5


给排水管网系统

3

3

0

48

48

0

5


建筑给排水工程

3

3

0

48

48

0

5


水质工程学I

3

3

0

48

48

0

6


水质工程学II

3

3

0

48

48

0

6


水质工程学III

2

2

0

32

32

0

6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

2.5

0.5

2

56

8

48

6


专业概论与认识实习

1.5

1

0.5

28

16

12

4


水资源与水环境

2

1.5

0.5

36

24

12

5


水分析化学实验

1.5

0

1.5

36

0

36

4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1

0

1

24

0

24

4


生产实习

2

0

2

48

0

48

7


毕业设计(论文)

6

0

6

144

0

144

8


专业选修课程


学院内选修课程18.5学分

选修

泵站课程设计

0.5

0

0.5

12

0

12

5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1

0

1

24

0

24

5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0.5

0

0.5

12

0

12

5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1

0

1

24

0

24

6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1

0

1

24

0

24

6


水系统智能化技术

3

2

1

56

32

24

6


工程测量学

1.5

1.5

0

24

24

0

3


测量实习

1

0

1

24

0

24

3


数字化建模基

2

1.5

0.5

36

24

12

7


水工程经济

1.5

1.5

0

24

24

0

7


水工程施工

1.5

1.5

0

24

24

0

6


有机化学C

2

2

0

32

32

0

3


土建工程基础

1.5

1.5

0

24

24

0

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信息检索

1.5

0

1.5

36

0

36

4


智慧消防与暖通

1.5

1.5

0

24

24

0

6


城市固废资源化

1.5

1.5

0

24

24

0

6


海绵城市与雨洪管理

1.5

0.5

1

32

8

24

6


跨学院

课程

6学分


学生自主选择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165

总学时:3060学时

其中,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12,占总学分的7.3%

公共基础课程学分:70.5,占总学分的42.7%

专业教育课程学分:82.5,占总学分的50%

实践教学学分:36,占总学分的:21.8%

(实践教学学时:1000,占总学时的:32.7%

选修课程学分:30.5,占总学分的:18.5%

(选修课程学时:532,占总学时的:17.4%